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占总人口的14.9%。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届时“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超过90%。2013年,贵州老年人口501万,空巢老人150.3万、比上一年净增36.36万,并保持高增长势头,同时凸显的矛盾问题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也大。为此,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的12名大学生不远千里来到贵州省镇宁县,对该县“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开展了专题走访调研。
调研主要围绕当地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情感需求和养老服务等问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来开展。调研过程中,这群大学生还通过情感帮扶,健康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方式为“空巢老人”送去关心与温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再多的牵挂 也只能因家贫而让步
“年轻人儿打工去,老年人儿家中留。何日盼得儿女归,便宜团圆心里美……”这是一首唱出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的歌。烈日当头,调研队员跋山涉水徒步来到镇宁县城关镇锦屏村,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人出现在大家眼前;调研队员询问得知,老人有近70岁,子女常年在外务工,老伴去世得早,与孙子相依为命。老人身体状况不好,患有糖尿病和风湿病,腿脚还行动不便,每个月都要独自一人去镇里的医院看病。当调研队员问老人是否支持自己外出务工,是否想念自己在外务工的子女时,老人犹豫许久很无奈地说道,“想念又有什么用?他们不外出打工,哪有钱来养这个家?”
因为贫困 大病没钱治小病随便治
“没法承担看病的所有费用,大病没钱治疗,小病随便治治就好。”家住城关镇果寨村的一位老者对调研队员说道。他今年70多岁,有三个儿子,和老伴一起居住在果寨村的一处废弃厂房里,屋内摆设简陋,没有家用电器,即便是白天走进房里也是昏暗一片。老人说,“下雨天在这个房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漏雨”。而他们因为年岁已高,只能依靠平时简单的劳作来挣取一些生活费。老伴的身体很不好,开刀动过手术,对于一些看似的“小病”,通常只是草草的吃个药撑过去,如果生“大病”,老两口就没有办法承担医疗费用了。
家庭贫困 但精神品格不失高尚
“自己的年龄也很大了,能靠自己的就靠自己,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儿子每个月在浙江赚的钱也不多,他们也很难养活自己,不能再给他们增添麻烦。”家住城关镇客田村的吴奶奶说道。吴奶奶身高不到1米5,年龄81岁,当调研队员在山腰上碰到她时,她正干完农活,扛着锄头上山回家。从山腰到山顶的回家路上,调研队员与吴奶奶边走边聊,得知她有两个儿子,全部在浙江一带打工,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为了不给儿子的生活增添负担,她和老伴相依为命,平日里全靠务农的单薄收入来维持生计。调研队员倪文说,“老两口很有骨气的活着,乐观的生活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原本不敢想象的自给自足的“高龄”养老方式,更有精神意义。”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化发展趋势,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难题。我们只有倍加关爱这个特殊群体,倍加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解决“空巢老人”带来的一切问题,才能确保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步实现,确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图/文 徐艺)
http://news.qx162.com/edu/2015/0709/568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