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艺 刘明杨 长江网记者 齐云)35张桌子,145张椅子,132名“留守儿童”和12名支教大学生一起抬桌椅、铺桌布、擀面皮、包饺子,吃起了“百人饺子宴”。近日,贵州省镇宁县锦屏寄宿制小学的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130余名“留守儿童”开心地和前来支教的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一起学包饺子,一起吃“饺子宴”。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7月11日,武昌理工学院 “雏鹰·圆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12名“95后”大学生志愿者,来到锦屏寄宿制小学开办暑期“爱心课堂”,吸引了学校周边村寨的130余名“留守儿童”前来上课。别具特色的创意手工课、安全急救课、普通话课和自然科学课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课混搭,以“陪读+陪玩”的方式让当地 “留守儿童”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
“老师,可以中午和你们一起吃饭吗?”“留守儿童”一句想和支教大学生一起吃饭的提议,让这群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的12名支教大学生思绪万千,决定组织一次“百人饺子宴”,请暑期“爱心课堂”里的“留守儿童”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7月16日,几名支教大学生专程到县城市场上买了面粉、大白菜、韭菜、鸡蛋和肉,并自己做了馅。
“哈哈,你包的饺子像个小老鼠,还有小尾巴……”“看,我包的饺子像个包子!”一个孩子一团面、一碗饺子馅,他们用筷子当擀面棍,有模有样的在桌子上擀着面皮,捏着面皮,给饺子塑形,支教大学生则在一旁耐心的帮着忙。“我是第一次包饺子,好好地向老师们学习,学会了,好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包……”二年级学生姚家慧笑着说着。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志愿者王雪柯说,“不仅让他们在娱乐中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看到他们吃得这么开心,我们也很高兴。”
http://news.cjn.cn/24hour/wh24/201507/t2678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