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记者 叶丽冬
彭拓,男,汉族,现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1601班。曾在生命科学学院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等职位。
自大一入学以来,彭拓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天早早起床去上自习,一有空余时间就跑去图书馆或者实验室,“图书馆,实验室,教室,食堂,寝室”大部分时间他都处于五点一线的状态。经过不懈努力、在师长和同学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同学遇到问题时,他也总会热情帮忙解答。他不仅是同学们眼中的大神,更是是老师们眼中的得力干将。部门安排的任务他总能及时完成,他认真的工作态度让他能够将生命科学学院的系列工作完成的井井有条。“彭拓学长在工作上的认真细致真的教会了我很多,我会向他学习,将这种态度传递给下一届。”目前在生命科学学院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的环境工程1801班的匡彬如是说。
“从小我就很喜欢生命科学,高考填写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生物工程专业。”由于对专业的热爱,他在大一时学习《微生物》这门专业课时,不由自主地被这门学科所吸引,爱上了研究微生物。
2016年,大一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学院老师的课题组这个课题是对汤逊湖微生物进行一个调查,他在其中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微生物的采样以及微生物的培养。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带有科研性质的课题小组,在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他和他的团队自己动手从汤逊湖的湖水中收集多种微生物。第一次动手采样既兴奋又紧张,为了确保实验效果,他们这一小组在汤逊湖边设置了5个采样点。按照操作要求,他们在每一个采样点安置了采样器,严格按照采样流程小心翼翼地操作每一步,采样工作结束后他们“胜利”地离开了现场,等待丰收的成果。根据实验要求,一周后他们再次回到采样点取样本。但是当他们满怀期待的来到采样点的那一刻,眼前的场景让大家傻眼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采样器已经是七零八落、残破不堪,满目疮痍的景象,他们的采样器遭到了不明情况的“无情”破坏,前面近2周的辛勤工作付诸东流。这个“小插曲”向他们的第一次试验泼了一盆凉水,他们灰头土脸地回到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这次采样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没有引起他们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有了这样的教训后,他们很快又重新制定了一套更为周密的采样计划最后终于成功采试样。“我们的失误导致实验时间拖延了好几天,但是我们都更加理性的认识到:科研试验不只是新鲜、好奇,科研实验是非常严谨、非常严肃的事情,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周密部署、精益求精。”彭拓严肃地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之后他繁育的微生物还帮助了正在做毕业设计的大四学长学姐,为他们毕业设计提供了珍贵的微生物的样本。
2017年他利用课余时间和暑假时间协助本院的研究生学姐做实验,研究课题是“研究大葱里面的药用成分”,按照科研任务进度安排,他们要在暑假期间对300斤洋葱进行提取,并收集大葱成分的有关数据。正值武汉的盛夏,实验室的温度高、大葱的气味大。为了通风透气,将大葱刺鼻的气味散发出去,他们只得打开实验室的门窗,但这个时候空调就近乎摆设了,室内高温让人汗流浃背。为了降降室温,他们打开空调关闭门窗,但这个时候大葱的“杀伤力”太强大了,它近乎让人窒息。但为了赶超实验进度,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忍受不了高温的时候就接受大葱的挑战,在忍受不了大葱的时候就与高温抗战;2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每天从早到晚不间断的与“大葱”和“高温”并肩战斗。一个暑期下来,他们对300斤洋葱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分析,每个人身上都冒着大葱的气息,每个人心里都装满了大葱的数据。
班级里每次老师实验课的课前准备都是找他去完成,而他每次也都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去完成全班实验课的课前准备。2018年,正因为很多的实验锻炼了他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他成为生命科学学院唯一一个被推荐到中南民族大学一个副教授的课题小组中学习。其研究目的是找出重楼中哪种微生物的哪段基因可以增加重楼的药效,进而增加该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实现增强重楼的药效。有了前期开展大量微生物研究和大葱的研究的基础,他和他的团队经过近100个通宵达旦的努力,成功筛选到了效果非常强的一株菌株。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对菌株的一系列理化性质分析,顺利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得到了中南民族大学老师的高度评价。
回忆起自己的种种科研实践的经历,彭拓谈道:“每一个实验成果都是需要大量数据来支撑的,每一组数据都是需要付出大量心血才能得到的;科研的道路上伴随着孤独、艰苦和汗水,科研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斗志,科研属于勇敢攀登的人。”
“作为他的同班同学,我感觉彭拓他做事很踏实,无论是工作方面还是学习方面,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做实验上也更是认真,绝不马虎,如果实验失败了,他更是要求自己重新开始实验。这样的学习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生物工程1601班的陈杰这样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