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7日消息(通讯员 韩亦菲 叶廷静 报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版纳相约帕瓦调研团队于7月6日前往西南联大旧址进行深入调研。
据悉,西南联大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历史见证地,其完整地保存了西南联大原教室、西南联大纪念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等历史遗址,是联大历史遗存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场所。
团队首先来到了“一二•一”运动旧址,矗立于两侧的石雕火炬柱,背后壁画上所呈现的是,一二一运动爆发时,学生发起“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运动过程。随后,团队来到西南联大原教室,“土坯墙、铁皮顶、东西向、长形条……”教室保存原样,屋内布局简单,课桌井井有条,身在其中,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里广大师生们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实践教育救国、读书报国,成为教育抗战、文化抗战的一面光辉旗帜。重温西南联大旧址上的故事,才能明白“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西南联大作为教育基地,向青年们传达教育理念。
团队驻足到纪念碑前,碑上镌刻的碑文由冯友兰教授撰写,闻一多先生篆刻,罗庸先生书写,被誉为“三绝碑”,如今,这段碑文不仅是曾经“同艰难,共欢悦”的珍贵历史,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化身。最后,团队进入西南联大博物馆内,正厅墙壁上“刚毅卓坚”四个大字便是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国家责任、人类情怀的国际公民。馆内陈列着一件件文章,一张张报纸,无声诉说那段充满硝烟战火而又辉煌峥嵘的岁月,那段西南联大师生们在昆度过如歌岁月生动展现在眼前,同时也西南学子展现出“大学之道,以人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族气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被迫南迁,1937年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到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无数仁人志士传承和发扬西南联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五四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田野新青年之版纳相约帕瓦调研团队走进立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牌匾下,进入西南联大,深入了解五四精神,对其发扬与传承。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国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示精神,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青年应当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时代作为青年大学习的我们应当弘扬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传承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
最后,记者采访到来自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音乐学2302班周炳贤同学,他说道:“当年,西南联大的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肩负起了时代的使命,为中国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我们风华正茂,更应让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和源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