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武汉6月24日电“31万元一次、31万元两次、31万元三次,成交,恭喜17号!”23日上午,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主办,武昌理工学院等承办的湖北省2016年大学生创新成果拍卖会在武昌理工学院举行。湖北省14所高校的共42件大学生创新成果参与拍卖,108家企业公司参与竞拍,最终,40件作品竞拍成功,总拍卖成交金额103.8万余元。
据了解,此次拍卖会面向湖北省各高校2016年在籍在校的大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征集作品,全省100多所高校选送学生创新作品300余件,拍卖会组委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参拍作品进行评审,遴选优秀作品进入拍卖环节。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和评审,最终共有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昌理工学院等14所高校的42件大学生创新成果作品进入拍卖环节。
拍卖的作品涉及发明创造、专利技术、创业项目(股权)、文学作品(版权)、艺术作品(雕塑、陶艺、绘画等)等类别。其中,发明专利有8项,创业股权有5项。拍卖底价最高的是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学生程添的创业项目15%的股份,起拍价为20万元。她告诉笔者,她们所创立开发的“女神馆APP”项目是一款专为女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平价热销爆款正品化妆品购物平台,立足于满足大学生对日韩、欧美等高性价比爆款化妆品的巨大需求,目前发展成为5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月销售额达到6万元。对于拍卖创业股权的原因,她表示,希望能够融资促进自己的创业项目更上一层楼。据了解,她们的项目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好成绩。
此次竞拍最激烈的是武昌理工学院玉雕班大四学生陈彩霞的的玉雕作品《映日红》,从3000元起拍,经过10余轮竞拍一路飙升到3.1万元成交,超过起拍价10倍以上。拍得这件玉雕作品的是有着二十余年收藏经验的一甲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一甲,他说,我很喜欢玉也喜欢收藏,这件玉雕作品雕工非常好,很精细很润滑,有很大的升值潜力,所以竞价拍下。
近年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创新成果很多,但转化率很低,如何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这是各高校面临的一个困境。为了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武昌理工学院连续举办了三届大学生创新成果拍卖会,促进了一批高质量的大学生创新成果进入市场。
2015年6月,武昌理工学院举办了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成果拍卖会,全省34所高校的共49件大学生创新成果参与拍卖,84家企业公司参与竞拍,最终,41件作品竞拍成功,总拍卖成交金额60余万元。据了解,对全省大学生创新成果进行拍卖,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属于首次。
据介绍,武昌理工学院根据自身的生源状况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制定了《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创新特长素质方面构建了素质教育的“三维”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和市场必须要有一种桥梁把它嫁接起来,这个拍卖会实质就是这样一种桥梁,把学生的成果以这种形式推向社会。”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表示:“对大学生成果进行拍卖,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成为个性特长突出的优秀人才。”(刘明杨)
http://hb.people.com.cn/n2/2016/0624/c337099-2855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