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31日消息(通讯员 蒋林萍 李晓丹 报道 王雨 摄影)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双减”让有益、有用、有趣的活动走到学生身边的初衷和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打造科普课堂,助力科学传播、弘扬科学精神。7月28日,寻光云梦志愿服务队常安阳为学生带来了“蓝色召唤——海洋科普课堂”特色课程。
纪录片《蓝色星球》讲述了海洋及海洋周边的无限风光,在纪录片中,有智慧的章鱼、海豹,阴险狡诈的博比特虫,为儿女奔波的海鹦和信天鸽,靠抢劫为生的贼鸥……以《蓝色星球》片段为切入点,常安阳教导学生:“我们的蓝色星球需要我们去守护,这些可爱的生灵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纪录片观看完毕,常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画一幅关于海洋的画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画出了各具特色的海洋世界。有学生在画作中体现美好的海洋世界,温顺的鲸鱼、可爱的螃蟹、憨厚的海狸……皆在画中。也有学生对海洋的未来表示担忧,在他们的画作中,可以看见海洋变成了黑色,垃圾环绕、石油泄漏、噪声污染……许多问题使海洋生物变得痛苦不堪。常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对学生的画作进行了点评并表示:“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画风不太一样,这也是他对未来海洋世界的担忧。海洋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人类的手中,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常安阳随后对海洋的理论知识进行普及,着重介绍了海洋丰富的资源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他展示了以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为代表的海洋生物资源图,还从数量、分布情况等方面介绍了以海洋石油资源、可燃冰、滨海砂矿等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学生纷纷对海洋资源的种类之多、分布之广表示惊叹不已,有学生对常老师说道:“海洋世界里资源真丰富,有许多我闻所未闻的生物。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在介绍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常安阳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也引起了学生对保护海洋环境的高度重视。课堂最后,常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保护海洋的宣传片,并嘱咐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在蓝色海洋的旁边,犹如睡在生命的摇篮里面,珍惜生命就要保护海洋。海洋将陪我们走过久远的时光,唯有将保护海洋的想法付诸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这是对美丽海洋的尊重与爱护,也是对人类未来应负的责任!”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发展与创新。这也与“七彩假期”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不谋而合。寻光云梦志愿服务队设身处地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把握了学生的真切需求。同时,他们也紧跟国家时事,严格按照国家对新时代下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要求制定假期培养计划,旨在给学生一个有意义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