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梅南副刊 » 正文
Supplement
梅南副刊

《为了和平—英雄赞歌》观后感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1-01-03 阅读:

在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全体党员教师观看了抗美援朝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英雄赞歌》,这是一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大型纪录片。怀着敬畏和敬佩的心情,我认真观看了影片,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内心再一次被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事迹深深震撼、深深打动,看完之后也久久不能平静。李延年、曹玉海、毛岸英、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刘光子、张桃芳、武凤华、王清珍,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面面血染的旗帜,在我的脑海里交织成一幅幅不能忘却的画面,让我更加了解、也更加靠近那段不该被忘却的历史。

91岁的李延年是第一位出镜的老人,他是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唯一的一位志愿军老战士,他和他的志愿军战友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像一粒粒种子,深深植入了共和国的土地。这些和平年代里的志愿军老战士,是和平年代里离我们最近、最伟大的英雄。而那些被留在了朝鲜战场上的年轻生命,更是我们应该用心去铭记的“最可爱的人”。在牺牲的烈士中,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名字——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还有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有我们不是特别熟悉的英勇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深深震撼了中华儿女的心灵。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的志愿军战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我们聆听英雄的故事,是为了了解历史,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是为了激励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有信心有决心去继承英雄们的遗志。正如纪录片所说:英雄,与时代同在;英雄,与祖国同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也涌现出无数和志愿军战士一样,为了祖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奋斗在最前线的人们——医护工作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最美的逆行者”。在这其中,有一个名字,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每一次听到都会觉得充满希望,看到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参与击退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又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

我们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肩负着我们的使命——立德树人,除了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还应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学识、高觉悟的新时代青年人才。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培养主体在高校,在于高校教师。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高校教师,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民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履行好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我想这就是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够为祖国的建设做出的应有贡献。(作者系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席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