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大通社特约记者 陈飞飞 报道
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陈飞飞,来自智能建造学院工程造价1802班。很荣幸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站在这里发表毕业感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精心培育我们的母校、关心指导我们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以及在背后默默付出和支持我们的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是一名从恩施的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四年前的今天,我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心存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美丽的武昌理工学院,在汤逊湖畔,梅南山下,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精彩、最美好、最珍贵的四年时光。
依然记得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上赵校长说道:“进了大学不是进了保险箱,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的黄金时光你是如何度过的?这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人生最后悔的莫过于虚度青春年华”。四年里,我时刻谨记校长的教诲,分秒必争,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取得了240余项成果证书,先后获得校长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电信奖学金、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团中央“千校千项”活动青年基层观察员、第八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等荣誉。
母校的感染和熏陶,更让我领悟到了责任和使命。我积极拓展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0余项,志愿服务时长超1700小时,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周刊等主流媒体专访报道300余篇。我也从一个内向腼腆、不善言辞的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灯塔计划”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学校舞龙社的社长、智能建造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大通社特约记者。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现在的我,已经准备好携笔从戎,投身国防事业,实现自己的报国梦想。
回首凝望,点滴故事涌上心头。此刻,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我想向悉心培育我们的老师们、素质导师们道一声:谢谢。向我们敬爱的校长说一句:您辛苦了。你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你们一次次给予了我们慰藉和鼓励,教会我们成人成才。
今天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无论今后我们身在何处,当我们蓦然回首,武昌理工学院永远像一座灯塔一样矗立在这里,激励着我们继续秉持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奋发图强,拼搏出属于我们的别样人生!
最后,祝我们美丽的武昌理工乘着十四五的东风越办越好,祝我们敬爱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福我们,此去经年,拥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头。
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傲!
谢谢大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