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中国教育报:“一口话”测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08-08-21 阅读:

中南在线讯 据中国教育报2008820日文: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和提高表达能力,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整个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表达能力差成部分大学生就业拦路虎

  表达被誉为敲开企业大门的第一块砖:应聘者首先要向用人单位递上一份简历,表现的是文字表达能力;与用人单位一见面,开口就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展示。宁夏人才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谈到,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善于表达,必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自己其他能力的发挥。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2007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其比例高达40.23%,这比上一年度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无独有偶,清华大学对用人单位进行的回访调查显示,理工科学生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有所欠缺。一些理工科学生在面试时往往表现紧张,连自我介绍也说得结结巴巴,而求职时的面试时间一般也就10分钟,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表现,可能就与一个好机会擦肩而过。

  南京一高校对20家用人单位最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的一项调查发现,这20家单位最看重的并非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毕业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前者有18家单位选择并将其列入最需要级别,后者有16家单位选择并将其列入最需要级别。尽管这只是一家高校的调查,但在某种程度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宁波市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中也提到: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和学校的就业工作,应该从关注就业机会及相应的求职技巧,转向关注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既包括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包括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学校来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意味着,就业工作是贯穿始终的,要把学生作为就业的主动者,通过各种措施,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现在求职竞争太激烈了!那些口才好、擅长表达的同学,求职的成功率会高得多。中山大学2008届一名姓田的毕业生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但口头表达能力、沟通技巧却是自己的弱项,让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屡屡碰壁。据广州一家职业测评咨询机构的负责人介绍,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越来越重视求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有专家认为,讲话也是生产力。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求职成功率自然要高出一筹。为了提高职场竞争力,不少高校的求职大学生趁着周末去参加口才训练班讲话训练班。但是,大学生的口才培养不应临时抱佛脚

  把表达能力列为大学生的基本功

  不少高校都把行胜于言作为一条行为准则来要求大学生,主要是强调做学问的人,应该少说多做。但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你有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想法,应该让别人尽快了解。为此,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