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在线7月23日消息(通讯员 戴佳怡 报道)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审美观念,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之光于7月17日在罗田县绍博小学开展传统彩灯特色课程。
课堂开始,志愿者老师戴佳怡为孩子们介绍了民间开灯祈福古俗的由来:“彩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彩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让同学们清楚彩灯的由来以及意义,明白彩灯于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随后志愿者为同学们从形状与悬挂方式上简单介绍了彩灯的种类,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彩灯。并通过播放彩灯制作的视频,让同学们明白制作一个彩灯的过程,为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彩灯做铺垫。
五位助教将将材料包分给各个小组,在志愿者老师强调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后,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开始动手制作彩灯。各种各样的材料在同学们手中慢慢的被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彩灯,每一个同学都专注于如何将彩灯拼凑完整,有遇到疑问的同学也积极举手寻求老师的帮助。同学们专注制作彩灯的过程正是传承传统彩灯的过程,也更深切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自豪感。
课程最后,所有的成果都被志愿者老师一一放在讲台展示,同学们看到这些彩灯都深感自豪。记者采访到第一个做完彩灯的潘同学,她说:“这次做传统彩灯的课程真的好有趣,只有自己动手了,我才明白制作一个彩灯是有多么不容易,很佩服那些手艺人。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课程,既能学到传统文化,也能自己亲手制作。”
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也自己亲手体会了制作彩灯的过程,更直观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义与重要性,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加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