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大通社见习记者 甘紫玟
时光荏苒,经历了数些年风霜的祖国,迎来了辉煌的时刻,由陈凯歌总导演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向中国人民正名了祖国的崛起,由管虎导演的片段《前夜》讲述的是开国大典的故事,开国大典的时刻是冲洗冤屈的时刻,拨动着时间的指针,我们从抗争过渡到了和平。
确保无误,团结一心,以激昂奋进的爱国热情来展现人物的价值。对于人物的塑造,管虎导演具有独到的见解。电动升旗装置的总负责人林治远在审查任务时,说了“电动升旗装置不敢保证万无一失。”这是他对于工作的一种严谨,不敢说假话,塑造了一个严谨,诚实的一个大国工程师的形象。在这个庆典的背后,工作者们流的每一滴汗都凝聚着对祖国的那份情谊,电动升旗装置设计师的艰难与险阻林治远是新中国第一位设计电动升旗装置的人,在没有人涉足的领域挺而走险,将这个人物的勇敢与果断展现出来,林治远是当时大国工程师的一个缩影人物,他心中拥有的那股凝聚力是促使他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依据,在林治远爬到天安门城墙楼前到旗杆上时,他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恐高,舍弃我们的小利益,维护集体,这是一个人高尚品格的体现。
朴实无华,意蕴十足。渲染气氛的音乐为该片注入时代灵魂。林治远在训练地实验国旗时,门外疫情学生经过齐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将自己对于祖国的爱极力的表现出来,而再次同时,门外手举五星红旗的青年学生哼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映衬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通过歌声传递出来,在解放后的中国,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林治远在调试电动升旗时,播放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林治远对国歌以及国家的一种敬畏,精确到一分一秒绝不马虎,这体现了林治远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毛主席按下电动升旗按钮时,国歌奏响,林治远站在毛主席身后,泪水充盈着眼眶,《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广场播放,意味着林治远辛苦的回报,更是祖国的一种骄傲。
细节之重,任务之重。在执行这项任务的时候,镜头语言的运用带给观众一种临场的体验。林治远在设计电动升旗装置时,特写黑板上纸张上的计算公式,每一步都必须精准,决不允许出现任何误差,将设计复杂的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也为后续的升旗成功埋下伏笔,正是因为这种一丝不苟,才有了中国现在的辉煌。林治远在开国大典前夜,赶到天安门广场去焊接阻断球,在拍摄林治远攀爬旗顶时,使用了超大远景,将旗杆的全貌尽收眼底,人物在高挺旗杆下的渺小,但又在顽强向上跃时,正是将人物对于职业的一份责任与一份自豪,即使惧怕高处,但为了心中那份热情坚持向上。
往事烟云,随波逐流。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向我们传递了祖国伟大的信息,不管对于时代如何变迁,心中对于祖国的那份热枕是永不改变的,拨动时间的指针,中华人民万众一心,共同筑就如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