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大通社见习记者 甘紫玟
静谧的大山深处是被时代遗忘的角落,人性的欲望被放大,法律所无法触及到的地方,生命的尊严渺小到可怕。在由李杨导演执导的电影《盲山》中,通过讲述女主人公雪梅被拐卖到大山深处不断进行自我逃脱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拐卖妇女案件背后的悲惨现象以及时代发展与封建思潮所形成的对抗。
场景承载着整个电影影片的故事发展与情节高潮点的波动起伏。在电影《盲山》中,导演将场景设置在偏远的大山深处,全景镜头下,封闭式的大山将村落与外界隔阂开来,在整个大山深处,一条泥泞的小路成了村落与外界唯一的联络。场景的封闭式呈现,从视觉上带给观众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利于导演将整个电影的故事脉络舒展开来,封闭式的大山深处,不仅仅是与外界隔绝带来的压抑,更多的是在封建势力压迫下,人性尊严被不断蹂躏的悲哀。导演巧妙的将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与封闭的大山相结合。展现的是封闭大山深处被封建思想统治的人性悲哀。
镜头作为电影艺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能够以最为直观的视觉呈现方式将画面展示在观众面前。电影《盲山》中,近景拍摄 黄德贵母亲劝告雪梅,希望雪梅能够认命嫁给自己的儿子,安安心心留在黄家给黄家延续香火时的画面,辅之以特写镜头画面拍摄两人对于事情的态度及面部细节表情,在展示黄母与雪梅两人的人物动作和语言神态的同时,也展现了镜头语言下表述的人物悲哀。同样身为女子,黄母身上是封建思想残害下对于女性自尊的无视以及对于自身命运的认同。而雪梅身上,是新思想新教育中女性意识对于自身的觉醒,是对于封建压迫的不断反抗。近景及特写镜头画面将两个女性放在同一画面中进行对比比较。表述的,是导演对于两种女性思想观念的对比反差及讽刺。在电影中,将影片对于封建思想荼毒的批判,通过镜头画面将主旨进行了深化表达。
人物的设定,在伴随剧情延申的过程中带领观众将情绪推向了高潮。影片中除了雪梅及德贵一家以外,出现了多种人物设置。山上为雪梅指路的老叟,公交车上的乘客及司机,以及大山深处唯一与外界拥有联系的邮递员,在影片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导演设置的路人角色,对生命的漠视,以看客形象出现于影片当中,送礼风气盛行,在法律无法触及到的地方,人们以自我的方式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断与决策。表述的不仅仅是导演对于社会现象的愤怒,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现象真实存在所展现的批判与嘲讽。人情社会的盛行,社会风气的凌乱,在影片人物身上放大,更为直观的展示,使得影片主题的表达清晰而又深刻。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被遗忘的角落。李杨导演在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拍摄过程当中,以拐卖妇女案件着手作为出发点融入当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当下处境,批判嘲讽了封建社会思想残留对于女性残害,表达了对于当下人情社会及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嘲讽,同时也通过对于重视妇女拐卖案件呼吁起人们对于女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