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帮助他人是很快乐的事。”3月6日因捐献血小板的善举,平凡的90后女孩章艳秋在网上引热议。经各媒体的报道,来自武昌理工学院的章艳秋已小有名气,面对外界的赞美,她坦然而平静,依旧如故的低调生活。
“单薄瘦弱,朴实无华”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中章艳秋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没有夸夸其谈,没有骄傲的神情,有的只是谦逊和善。
父母是光明火种,善念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
“大学里那么多组织,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什么愿意把精力花在陌生人身上?”“为什么果断请假牺牲一下午的课去捐献血小板?”面对一连串的疑问,章艳秋没有思考,坚定的回答:“受父母的影响,尤其是妈妈,她是我最崇拜的女人。”
1993年,章艳秋在襄阳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呱呱坠地。高二时,单元大门顶上的燕子窝被调皮的小孩捅坏,小燕子无家可归,章艳秋的妈妈让爸爸架梯子,拿蚊香的包装盒粘好燕子窝,小燕子才有了安稳的栖息处。由于父母善待生灵、默默无言的行动,善念的种子在她的心里根深蒂固,强烈影响着她以后的生活。
章艳秋父母为人和善,她的家庭教育环境宽松。从小在和善的氛围感召下,在父母的教育下章艳秋总喜欢默默的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她,参加过义卖报纸、献血、为暑期支教小学募捐、植树等活动。
章艳秋的父母得知女儿这一事迹后,对此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举手投足间的善举能够延续一个生命,这是高于一切的。
高中同学事迹鼓舞,爱在人间行
去年同时刻的春季,“最美中学生”张文驰在高考冲刺紧要关头,依然选择进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造血肝细胞捐献者。而章艳秋的课桌就在“最美中学生”的后面,她深深地被张文驰的选择感动。
进入大学,她开始了第一次献血,在应急献血一栏打了个神圣的钩。武汉血液中心为急需血小板的白血病患者联系上章艳秋,献血中心的人员夸奖她道:“打了这么多电话,你是答应最爽快的一个。”
3月6日下午是很重要的课,但章艳秋中午接到求助电话后便立刻找素质导师请假,前往武汉血液中心。“我不能想象需要被帮助的人苦苦哀求的眼神,他们有生的权利和意志,我无法置之不理。他既然找到我,我就有义务去帮助他。想到高中同学的事迹,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不容我思考。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满的人间。”章艳秋如实说。
萍水相逢,谁不为人性的光辉感动
3月11日晚,接到武汉血液中心的回访电话,她只得知对方是同济医院的白血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都不知道。章艳秋坦然道:“虽然未曾谋面,虽然没有听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感谢之词,虽然第二天上完体育课有感不适,但是我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能够延续他的生命,只需要这一个但是就足够了。”
同学们眼中的章艳秋安静如内敛的荷花,是个极富爱心的女孩,为人低调、办事沉稳。素质导师许一凡评价道:“章艳秋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用自己的血液托起生的希望,将爱进行到底,是个值得学习的青年好学生,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这个春季,章艳秋的善举不仅延续了一个生命,唤醒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更让人看到了“90”后新生力量的新精神、新希望。(刘明杨 庄珊珊 高德民)
http://news.univs.cn/2013/0316/9562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