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青春志:对“无手机课堂”说“YES”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4-05-14 阅读:

手机的普及拉近了你我之间的距离,这种普及也由此延伸出了“低头族”等这些词。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时常可以看到自顾自玩手机的“低头族”,这让老师们头疼不已。为让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不少高校先后倡议学生在课前上交手机,打造出了“无手机课堂”,而这一词也成功地被收录到百度百科中。
  
   事件回顾
   课堂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
   高校出招对付“课堂手机族”
  
   武汉体育学院:上课刷微博扣分
  
   近日,在一堂广播电视概论课上,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老师姚洪磊,向全班同学宣布了一项新鲜出台的课堂规定:上课前每名同学需自主交出手机,如被发现上课玩手机将扣除相关专业的平时成绩。
   每节课前,姚洪磊都会先将自己的手机放在讲台上,然后要求同学们上交手机。但这并不是一项硬性规定,不愿意上交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将手机关机,但若被发现上课玩手机,将扣除平时成绩,一次性最多扣除20(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目前这项规定运行良好,无一名同学因为上课玩手机被扣分。
  
   武昌理工学院:召开特色动员班会
  
   目前,武昌理工学院全校都在召开以“正确使用手机”为主题的团组织生活会,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各班级还通过个人演讲、辩论赛、联合签名、制作宣传牌等形式,让学生学习“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
  
   广西科技大学:手机收到袋子里
  
   这是最近发生在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财务2班的一幕:下午225分,离上课还有5分钟,该班班长刘伟拿出一个文件袋,逐一走到同学们的座位旁,说:“快上课啦,同学们,收手机啦!”几名同学先后将手机放进文件袋里,一直等到下课后才将其拿回。
   (大学生记者胡烨琪 整理)
  
   微讨论
  
   老师讲台上昂首讲课,学生台下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几乎是大学课堂的一种常态了。什么原因让你做了“低头族”?“低头族”的现象你是如何看待呢?
   @张厚远(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系教师)
   对于“无手机课堂”这样的活动,我百分之百支持。我承认,的确有老师讲课不太好,但不是所有老师都讲得不好。学习不是看《快乐大本营》嘻嘻哈哈就过去了,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古人有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想要学好,不应该过分关注外因。
   @吴田芳(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低头族”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学校,在工作场合、地铁里都存在。不过,我还是选择在课堂里把手机调成静音,下课再看手机。
   @杜磊(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采编部)
   理工科的课程强度大,学校任务紧,上课有节奏。但有些纯理论的文科课程,老师如果又照本宣科,那学生上课玩手机,其实可以理解,再说有时候,学生玩手机不一定在玩游戏,而是在群里讨论工作。
   @王炎艳(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新媒体部)
   这个现象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课堂普遍都挺乏味的,特别是大学课堂,大学生们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所以一旦课堂没啥乐趣,他们就会无所事事,所以玩手机就显得不那么无聊了。 

http://qcz.cnhubei.com/shtml/qcz/20140424/6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