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湖北高校党建网:武昌理工学院:评选2015年度十大人物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5-12-31 阅读:

编者按:成功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校园年度人物光彩照人。2015年是武昌理工学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典型人物,他们在各类赛事中屡获大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他们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的精神感动感染了校园,展现了武昌理工学院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为武昌理工师生树立了光荣榜样。为让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师生继续前进,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我们盘点了武昌理工学院2015年度十大人物候选人物(20人),最终将经过师生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评出“武昌理工学院2015年度十大人物”和“武昌理工学院2015年度十大人物提名”。希望广大师生以他们为榜样,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共同推动武昌理工学院实现新一轮的蓬勃发展。(排名不分先后)

一、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校长赵作斌教授

人物小传:赵作斌,武昌理工学院校长,教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由教育部组织评选,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最高级别的奖项。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颁发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教社科[2015]4号),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赵作斌校长著作《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荣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实现了武昌理工学院国家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零的突破。该成果属于教育学类,全国仅73项教育学类成果获奖,是全国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为数不多的获奖成果之一,武昌理工学院是教育学类全国唯一获奖的民办高校,也是湖北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15年,校长赵作斌教授还访问了非洲、日本、韩国、泰国等地,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他申报的重点课题《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获批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他还成功入围“全国五一品牌建设奖”候选人。

二、连任湖北高校国学联盟主席、主编中华国粹书系的国学达人高卫

人物小传:高卫,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学1201班学生,荣获学校2015年度校长奖。他在校期间热爱国学,致力于国学传播,多次获邀参加全国国学研讨会,在湖北省各高校的国学社团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第七届湖北高校国学联盟第五次全体大会中,他凭借出众的能力和超高的人气,从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等众多省内高校国学达人中脱颖而出,成功连任湖北高校第八届国学联盟主席。2015年5月被湖北省国学研究会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武汉立心馆列入“国学六君子”成为正式公益国学讲师。他还参与主编了由全国高校国学联盟、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组委会、青联国艺文化研究院共同启动组织编写的中华国粹书系,于2015年9月份正式出版。他还热爱公益活动,2015年暑假期间组织“天明国学志愿服务队”深入鄂西北开展支教,并获得校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近三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文学作品十余篇。

三、助推武昌理工学院新媒体建设腾飞的新媒体中心团队

团队小传:新媒体中心拥有学生团队成员近百人,负责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平台打理工作。为切实办好新媒体服务师生,打造新的校园文化平台,官方微信平台在新媒体中心的运营下,开展了系列改革,开通了“微校园”、“微电台”等栏目和功能,其中策划的“武昌理工版南山南”在微信平台阅读量近两万次,武昌理工学院微信平台多次入围全国高校微信排行榜50强。他们制作的MV《追梦学子心》短时间内点击率近两万次,微博上也引发广泛转发,迅速走红网络。参与策划发布的#青春有约走进军营#话题获评2015年度湖北校园年度热门话题。2015年是武昌理工学院新媒体建设发展迅猛的一年。武昌理工学院官方微博在2014年度湖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博客/微博”,是同类高校中唯一入选的官方微博。在由微博校园部湖北渠道发起的“2015湖北校园微博之夜”活动中,武昌理工学院官方微博获评湖北省高校官博影响力十强,并位居第六位;武昌理工学院微博社获评湖北省最具影响力微博校园组织,并位居第二位。

四、入围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杨佐德

人物小传杨佐德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1304班学生,荣获学校2015年度校长奖。虽然家庭贫困,但他自强不息,创业成立了武汉职途无忧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运营校园人力资源服务、校园传媒业务,为武汉超过万名大学生找到靠谱兼职,获得企业和学生一致好评。作为学校的创业代表,他在全国创青春、三创大赛、互联网+等创业大赛中屡获大奖,2015年获得湖北省政府2万元专项创业基金扶持。他的自强故事得到了人民日报、武汉晚报、荆楚网、武汉电视台、长江网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个人获评学校创业之星、创新之星、五四优秀青年代表,入围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候选人,入围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 ”候选人,全省仅69名大学生入围。

五、斩获“中华全国日本演讲大赛”总冠军的廖琦

人物小传:廖琦,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日语1201班学生,荣获学校2015年度校长奖。他以罕见的满分成绩通过了日语专业最高级别的等级考试——日语一级考试。在第三届“中南杯”日语演讲大赛中获一等奖。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华人教授会联合主办,创办于2006年,每年举行一次。第十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预赛分为东北、北京、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八大赛区,今年有近970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廖琦一路过关斩将,在日本东京的总决赛中成功夺冠,并受到驻日本大使程永华的接见。因为在日语学习中的突出成绩,廖琦被同学们称之为“超级学霸”。他的故事被长江日报、日经中文网、人民网、荆楚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六、斩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金奖明承林

人物小传:明承林,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玉雕实验室实验员。在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评选中,他的玉雕作品《金戈铁马》荣获金奖。这件作品历时一个半月精心雕琢而成,为了雕琢他经常加班到凌晨2、3点,每天都是平均雕刻10个小时以,周末除了有特殊事情几乎都在工作室加班工作。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我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项,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等主办,是业界期待和向往的最高荣誉。今年“百花奖”评选活动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6800多件作品报名参评。明承林的玉雕作品《金戈铁马》受到评委的广泛好评,评委们一致认为其主题突出、手工精细、别具特色,认为该作品在不到咫尺的玉石原料中,以小见大的渲染出了广阔的空间场景。最终被评选为中国工艺美术领域最高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他的获奖事迹被湖北日报、楚天金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七、获评“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和湖北省高校优秀“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陈洪权

人物小传:陈洪权,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党支部书记,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他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多部高校教材。他曾获2007-2008年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2013年全国大学生简历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2014年,主持的省级课题《高校院系学生工作评价体系研究》成果,获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一等奖。2014年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他提交的《品格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民办高校商科类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实证研究》获得一等奖。2015年7月,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通报表扬高校优秀“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陈洪权名列其中。9月,湖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通报2015年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结果,陈洪权获评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全省仅82名教师获此殊荣。他和学生亦师亦友,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陈老爹”,其事迹被武汉晚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等多家媒体报道。

八、获全国大学生微创业成果金奖樊国辉

人物小传樊国辉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测量专业2012级学生,创办了武汉一勤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学校2015年度校长奖。他希望开发出全民悬赏App,协助公安部门对失踪人口、通缉犯的悬赏寻找,协助城管部门对乞丐、摊贩、街头艺术家的规范管理,从而使管理者方便管理,街头人员合理摆摊,进行街头艺术的人更规范。此外,还能间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和冲突。在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和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5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成果评选中,他的创业项目斩获金奖,获得2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全国仅10项金奖,湖北省仅此1项获得金奖,并作为创业学生代表(全国仅两名大学生)参加了创客俱乐部的揭牌仪式。2015年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之星培育扶持项目决赛,樊国辉的一勤科技公司项目获得大赛铜奖。他的创业项目还获得了8万元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他的创业故事被长江日报、楚天金报、荆楚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九、斩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的电子设计创新团队

团队小传:武昌理工学院电子设计创新团队由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1202班杜昂、程志坚、冯诚同学组成荣获学校2015年度校长奖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团队建立两年的时间内,他们积极开展科研探索和创新,研究了多个项目课题:如语音回放系统、水温控制系统、测量放大器、宽带直流放大器、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程控滤波等,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湖北省一等奖;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得全国设计三等奖;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团队成员设计的酒驾管理系统获得学校成功素质展示节一等奖,在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得过国家二等奖。他们的故事被湖北经视、长江日报、楚天金报、央广网、荆楚网、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十、掌管27家门店荣获湖北省“长江学子”的周雅丽

人物小传:周雅丽,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艺 1102 班学生。她和姐姐一起先后开办了27家门店,营业额突破3000万。武汉晚报的报道以《大四女生掌管27家门店 营业额超3000万》为题,全文1300余字并配发图片。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新浪网等200余家主流媒体转发,并登上腾讯网头条,今日头条重点推荐。在微博上也成为热门微博,武汉达人会、新浪湖北、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众多知名微博纷纷转发,总转发量超千次,评论2000余条。在微信上也得到网友疯狂转发。周雅丽的创业故事得到了社会网友的大力点赞,新华报业网、长江时评等还发布著名评论人郭喜林的时评文章《武汉大四女生掌管27家店令人敬仰》,盛赞周雅丽的创业行为。在由新华社湖北分社和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活动,周雅丽荣获湖北省“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创业奖。

十一、斩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一等奖的土鸭蛋网络营销团队

人物小传农家土鸭蛋网络营销团队由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和营销专业的7名大学生组成。他们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创业,采用线上销售为主的手段,主打微信营销,同时也利用微博、QQ等方式推广,帮助一家湖北潜江的农家养鸭场开辟销售鸭蛋新渠道。除了传统的咸鸭蛋销售外,他们还研发了“手绘蛋”、“情侣蛋”等定制产品,形成了一批固定的顾客群体。他们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摘得最佳创业奖和国家级一等奖。他们的故事被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荆楚网、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十二、毕业打拼四年身家过亿的成功校友易伟

人物小传:易伟,武昌理工学院音乐与传媒学院音乐学专业2009级校友、湖北三才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学毕业后,他带领公司艰苦创业,奋力打拼,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了公司向前发展,如今,公司生产的“三才堂”菜籽油、棉籽油远销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去年,公司总资产已达1.75亿,其中固定资产8600万元。作为青年创业者典范,他既是员工心目中的好老总,又是饱富爱心责任的好青年。他提议公司设立了“南平镇农业发展奖励基金”,奖励科技种植。他热心公益,近年来,公司先后协办了多个社会公益活动,向镇福利院捐款10万元,捐助贫困地区学子15万元;他还获评为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我们身边的好青年”称号。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对社会的付出,得到了上级政府及部门的肯定和赞誉。他的故事被武汉晚报“深度报道”栏目整版报道后引发媒体广泛转发,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十三、荣获湖北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个人的宿管员李霞

人物小传李霞,武昌理工学院东四宿舍管理员兼任宿管科东区片长。她曾在武昌广埠屯经营一家电子产品店,年收入十几万元,为了家庭和孩子,2009年随丈夫来高校当了一名普通的宿舍管理员,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校优秀宿管员”,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个人”,20145月被评为校园十大魅力人物——关爱之魅。她被学生们称为“霞姐”,既是因为她年轻,更是因为她像亲姐姐一样贴心,她利用QQ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她还作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宿管员代表登上湖北经视分享与学生的故事,传授宿管员管理经验。她的先进事迹曾被光明网、长江网、武汉晚报等各大新闻媒体报道。

十四、荣获省级及以上大奖10余项、发表多篇论文的科研牛人刘文才

人物小传:刘文才,武昌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201班学生,曾任校信息编程协会会长、学院教学助理,荣获学校2015年度校长奖。曾获得蓝桥杯大赛-软件创业团队赛全国选拔赛一等奖、蓝桥杯个人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华中地区总决赛一等奖、“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拼车app项目”获得蓝桥杯软件创业团队赛三等奖,为博弈手工坊创业团队建设的门户网站及设计的手机app获得中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初赛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首届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他先后发表专业相关论文四篇:《数据结构算法课程开发内化教学方式探究》(在《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发表)、《浅析算法优化》(在《电子制作》发表)、《基于GPS定位的旅游拼车app中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发表)、《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拼车APP》(在《电子制作》发表)。

十五、带伤拄拐上课的敬业外教Felix

人物小传Felix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英语外教,来自美国纽约,今年63岁9月初,他在外出旅游时,一不小心导致右脚骰骨折,刚做完手术,本应好好休养的他却拄着拐杖来到学校坚持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这节课感动了在场所有学生。学校相关负责人曾劝Felix专心休息养病,可Felix表示,开学第一课非常重要,如果他因为自己个人原因耽误课程没有及时了解学生,这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教学进程与教学质量。当天,他接连上了六节课,课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Felix老师带伤上课让人感动,而且上课形式生动活泼让大家受益匪浅。其他老师得知此事后也都十分敬佩这位外国同事的敬业精神。他的事迹被楚天金报、武汉晨报等媒体报道。

十六、海外就业在日本掌管多家公司的成功校友毛燕

人物小传:毛燕,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日语专业2008级校友。2011年5月,读大三的毛燕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留学体验项目,日本留学结束后,她进入株式会社日中文化事业团中国部实习。2013年9月因对公司合作地人员的一次支援,也让她的人生有了一次大的转机。在当志愿者期间,她甘心从清扫客房做起,出色的表现得到同事和老板的认同。后来,她开始给客人做翻译与陪同,并带旅行团。后来,公司成立日中文化旅行中心,因为毛燕出色的表现,老板决定让毛燕入股并负责公司。不久,公司又成功购入日中文化国际温泉酒店,经股东考核,毛燕被任命为酒店总经理。她独自在日本打拼,现年26岁的她就已担任日中文化旅行中心董事及总经理、日中文化国际温泉酒店总经理、日中文化艺术专门学校总务部副部长。她的励志故事被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广泛报道。

十七、独立撰写出28万字法学专著的陈湾

人物小传陈湾是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法学1101班学生。今年独撰的法学专著《法治与德治的融合》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学校师生纷纷称赞“这才是真正的学霸”。《法治与德治的融合》一书共计28万字,分为12个章节,通过对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分析与对比,阐述了法治与德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见解。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教学副院长吕西萍陈湾专著给予高度的评价,她认为“该书观点新颖,体系完整,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陈湾的故事被长江日报、武汉晨报、长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广泛报道。

十八、开3D打印公司成功融资50万的创业学子王志文

人物小传:王志文,武昌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1401班学生。今年6月,他和同校的李明良、宋杰波、胡勋威3名同学一起合作成立了武汉亿构科技有限公司,开始3D打印的运作和经营。公司主要主要是平面转立体打印、工业模型打印、医疗模型打印等帮助客户打印3D个性礼品,设计3D模型等。尽管公司成立不久,但现在每个月营业额已达10万元以上。他还受邀登上武汉电视台创业大武汉栏目,并成功融资50万元,展示了武昌理工学子的风采。他的创业故事被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中国新闻网、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广受好评。

十九、36天游览18个城市探索丝绸之路的杜鹏飞

人物小传:杜鹏飞,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1301班学生。从8月26日至10月1日,为探索丝绸之路,学习当地历史文化,他历时36天,走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五省份18个城市,往返8000多公里。杜鹏飞说,自己一直对丝绸之路充满了兴趣,此次旅行,了解了很多丝绸之路上的城市的风俗习惯和宗教历史等书本以外的知识,获益匪浅。杜鹏飞的旅行经历在校园也引发了热议,不少同学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为“旅游达人”。他还自制“丝绸之路”主题明信片畅销全国各地,受到了同学们与网友的热捧。他的故事被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楚天金报、人民网等百余家媒体广泛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二十、半年如一日帮扶老教授的生命科学学院爱心团队

团队小传:泡脚按摩、打扫房间、烧水做饭、陪同聊天......从今年4月开始,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协会和雷锋敬老社的15名大学生开始了一场爱心帮扶之旅,半年如一日,轮流照看该校一名患病老教授,他们用爱心和坚持,讴歌了一曲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被照顾的这位老教授名叫赵益华,是信息工程学院数学教师,去年8月,赵教授突发脑血塞,导致其左半边身体偏瘫。出院后住在学校教师公寓,生活有诸多不便,女儿也不能时时陪伴在身边。经医学协会和雷锋敬老社商量,决定由15名学生长期轮流为老教授提供志愿服务。他们还做了一份表格,上面写有当天来照顾的学生手机号。就这样,15名大学生轮流值班,这一帮就是半年多。在这群志愿者帮助下,赵教授的病情逐渐缓解,脑栓塞的后遗症——偏瘫有所恢复。赵教授现在出去散步时,可以一个人慢慢走动,不需要人搀扶了。他们的爱心帮扶故事被楚天都市报、中国广播网、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http://gxdj.e21.cn/content.php?id=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