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Media
媒体关注

黔讯网:武汉大学生深入贵州山区倾听空巢老人心声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6-07-10 阅读:

7月9日,是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雏鹰·圆梦”支教队员们到贵州省镇宁县开展支教服务行动的第二天。一大早,队员们吃过早饭,又顶着烈日来到城关镇的果寨村,继续对当地的“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问题进行走访调研。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表达了母亲对出门在外的孩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在实践队员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对这首诗的含义理解的越来越深刻。很多年事已高的空巢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每逢佳节的时候都倍感孤独。当实践队员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当实践队员们徒步两个多小时来到果寨村的时候,老远的就看到一户装修的还不错的人家,队员们怀着好奇的心情上前去打探观察了一番,刚走近看见一位年迈的奶奶搀着她的老伴慢慢的坐到轮椅上。

队员们没有上前打扰,而是等老奶奶忙完,看到了队员们之后,队员们才上前说明了来意。“奶奶您好,我们是大学生支教团队,来村子里做问卷调查的。”老奶奶边拿板凳边忙着招呼实践队员们坐下,笑着对队员们说:“我今年73岁啦,有3个儿子,他们都出去打工了,平时节假日都会回来看我们。儿子们很孝顺,每个月都会往家里打钱,每次回来还会给我们带东西。你们看,这栋房子也是儿子们回来新盖的。虽然我老伴现在双脚不便,但每个月都有政府发的低保和养老保险,差不多有500元,够我们老两口用的了。平时不忙的时候,我还会出去干干农活。现在我们可说是衣食无忧,但如果孩子们能够回来多一点时间陪陪我们,那就更好了!”

“我送送你们吧!”随时间的流逝,队员们也该回去了。在与老人道别时,老奶奶依依不舍的把队员们送出了小巷,并频频挥手,邀请队员们再来做客。

在回去的路上,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分,副队长邹晓峰说:“老人们到了这个年纪,不图吃也不图穿,就是希望孩子们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老人们心里想的还是渴望身在外地的孩子们能够回家多陪陪他们,说说话。希望国家能有更多好的政策,让在外务工的人们能‘常回家看看’。”

http://news.qx162.com/edu/2016/0710/1387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