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马明兰
愿做你人生路上最不起眼的,一抔黑泥
抱紧你,从萌芽到生长
冲破黑暗,努力向阳
成长为参天大树
——题记
“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生于80年代的我,自小便熏陶于社会对教师的崇高敬仰之中,从尊敬、敬仰教师,选择师范院校就读,到成为一名教师并在岗位上努力耕耘,成为我人生努力奋斗且唯一的目标与追求。
“寻求永不枯竭的动力”、“脚踏实地的才能仰望星空”、“掌握心灵对接的艺术”、“宽容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用笔勾勒美好的教育人生”。
通过这些简短有力的话语,我深刻体会到了内心的教育情怀,教育不只是一种行为和手段,更不只是目的,它需要我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敬业的情怀,乃至宗教般的情怀去用心实践,反思批判和提升去执着的探寻,研究满怀热忱仁爱和恭敬。
从第一天站上讲台的青涩,到今日熟练驾驭三尺讲台,悄然已十七个寒暑。虽然曾经的稚气早已被额头皱纹替代,但那份炙热的初心,一直留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已刻进了骨子、融进了血液,犹如呼吸一般重要和自然。正因为有教育情怀做底子,所以我对于教育始终抱着一种宁静和平又积极的心态。现实的教育不可能是完美的,真实的教育也远不是一两种教育理念就能解释清楚的,唯有一直走下去,唯有认真对待这份工作:“这既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能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以我的理解,我更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以同位者的角度共同探讨知识与人生。在学生成人成才的路上,我愿做这世间最不起眼的一抔黑泥,源源不断提供丰富的养料,助力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
用知识滋养学生的专业深度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16级毕业生在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给我的留言:“马老师,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真的非常感谢您!正因为您的鼓励表扬和专业知识的耐心讲解,慢慢带着我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我才在学习专业课上慢慢地找到了自信。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会有不规范操作,您虽会批评我,但您转身就耐心地讲解并且手把手教我该怎么做,这样我学习到了更多有用的实践操作知识。同样的,您的鼓舞帮助是我顺利地上岸的重要因素。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时刻铭记你的教诲,努力学习!”朴素的文字,朴素的思考,但却真实地记录着同学对我无尽的感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我在他学习人生路上的重要的分量,看到了一颗鲜活的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
有时也经常会有学生拿着书本或习题集找到我,“马老师,可以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吗?”我心想:这个门课不是我带的呀?我没见过这个学生呀?尽管心里有很多疑惑,依然保持微笑,带着他一点点分析解题思路,点拨要点。每当看见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兴奋到手舞足蹈,我也会为他掌握知识的满足而自豪。我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彼此做伴,促进成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这一刻绽放光芒。
用真心焐热学生的心灵温度
有时我也在担心自己的热爱会被岁月磨蚀,我精心呵护的那一点点热情,呵护心中宝贵的那方绿地。毕竟在今天这个喧嚣纷繁的世界中,想要守护这点绿意也不并不容易。所以,我想要自己的内心变得温暖而明亮,少一点冷漠,少一点欲望,让心田松软,潮湿流淌着绿意。
“快!快!你怎么又踩着点儿进来。”班长:“这要不是马老师的课,我都懒得跑进来。”听到这样对话,我会严厉认真地教导他:“无论什么课程,无论你喜欢与否,都应做到最基本的不迟到,严于律己。”“好的,明兰姐姐,今后看我的表现吧。”他愉快的答应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他确实不迟到,不旷课。我不经意跟他提到:“你是一个言而有信,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老师欣赏你。”他惊讶道:“这么久您还记着这事儿,我也一直按照你的要求做着呢。”他骄傲自豪的“炫耀着”。能看见他因为自己的教诲而改变,这就是教育的本质—传递。人的传递,让生命有那么一点点高度,教育才有深度,教师和学生才有希望。
多年以来,与学生一起的时光是如此幸福,我们会为一个知识点争论得面红耳赤,会为一个善意的恶作剧笑得没心没肺,看到学生的点滴成长,总是让我倍感欣慰。深深铭刻在我心底的是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山高。我要拒绝乏味的生活状态,寻找深层次的快乐。在我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传递生命气息,那么一个能向人传递生命气息的人,就应该是充满热情的,充满内心力量的人,我应该做一个执着敬业良知,身上始终散发着如一的热情。我立于不惑之年,遥望前路,仍愿用尽余生,继续做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抔黑泥,伴学生成长。(完)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