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寒假生活调查报告:新时代大学生用智慧书写青春答卷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2-15 阅读:

中南在线2月15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黄佳琪 报道)初春的暖阳融化冬雪,大学生们的寒假生活也将近尾声。根据最新调查的《寒假生活调查报告》,当代武昌理工学子在岁末年初的时光里,既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用独特的假期叙事诠释着"躺平"表象下的奋进密码。


宅家休整:沉淀中的智慧生长

调查显示,41.54%的受访者选择"宅家休息"作为主要活动,这看似静态的休憩背后,实则涌动着青春的能量。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乐章轩的日程表上,每天清晨的《中国诗词大会》观摩与午后的《史记》精读交替进行;在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张佳兴的手机里,每日温习与预习的课业同步进行,秉持着对生命的热爱。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所言:"当代青年的'宅'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将书房化作实验室,在信息浪潮中构建个人知识图谱。"这种自主性学习模式,使68.08%的受访者对寒假生活感到满意,印证了"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的智慧。


兴趣导航:青春版"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

66.15%的学生将个人兴趣规划作为寒假安排的核心坐标,绘制出个性鲜明的成长路线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远有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小组"的成员们,通过直播平台向百万网友展示剪纸、面塑技艺,近有武昌理工学子在创新素质培育课上所完成的种种项目,这种"兴趣驱动型"学习模式,既是对"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00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而调查中32%的学生选择学习新技能,24%参与社会实践,也印证了"玩物未必丧志"的新时代注解。

责任担当:象牙塔外的社会课堂

在参与调查的大四学生群体中,58%选择将寒假投入专业实习与就业准备。这既是为毕业论文积累素材,更是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调查显示,文科生更倾向文化类实践,理工科学生偏爱技术创新,这种差异化选择恰恰展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成效。他们不是在颠覆传统,而是用时代语言续写文明密码。


这个寒假,大学生们用多元选择诠释着"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他们既能在数字世界里乘风破浪,又愿在田间地头丈量大地;既保持着对知识的虔诚追求,又怀揣着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当宅家充电与行走实践交织,当个人兴趣与时代使命共振,这幅寒假生活图景已然超越简单的"休息"定义,成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生动注脚。正如调查数据所揭示的,68.08%的满意度不仅是学生对假期的肯定,更是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许——在看似寻常的寒假时光里,中国大学生正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