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盘点武昌理工学院近年来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十大学子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6-02-14 阅读:

中南在线2月14日消息(记者 鲁信 报道)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2015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揭晓,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1304班学生杨佐德成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得2000元“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全国仅790名大学生获此殊荣,杨佐德也是武昌理工学院第10个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学生。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旨在从全国各高校大学生中寻访产生一批在各领域、各类具有突出事迹,在当代大学生中能起到榜样引领作用的自强自立典型。活动自2006年举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记者盘点发现,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先后已有10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是全国同类高校中荣获该奖项最多的高校之一。

武昌理工学院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十大学子分别是该校宏志班广信0501班马德明、行政管理0601班周坤鹏、经管0602 班学生马芸、会计 0702 班祝中美、法学0801班梅高强、法学0902班张新平、制药工程 1001 班黄琪佳、会计1004班戈祥、土木工程1110 班程轩、工程造价1304班杨佐德。他们的自强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也成为武昌理工人学习的榜样!

马德明是我校05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高中时被确诊患上了在医学界称之为“不死癌症”的“强直性脊椎炎”——该病目前无法根治,患者轻则瘫痪,重则危及生命。但马德明用饱满的生命热情挑战“不死癌症”,他勤奋好学,在英语四级考试中,马德明考了515分,是班上的第一名,又第一个通过六级。大学里,他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在学校2006年数学竞赛中,他还获得了一等奖。他成为学校的自强之星,成为大学生自强的旗帜。

周坤鹏,我校政治学与行政学0601班学生。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的环境里,十二岁时父母离婚,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他便和年幼的妹妹俩和二叔一起生活了三年。大学里他喜欢读书,尤其是哲学;爱搞社会实践,关注民生;喜欢写作,犹爱散文;追求政治进步,爱钻研党的理论和历史。先后获“优秀学生”、“文法英才”等十余项奖励或荣誉称号。他撰写的长篇小说《冬天不会寒冷》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本科毕业后考入211高校研究生,现为公务员。

‍‍‍‍

‍‍‍‍

马芸是我校商学院06级学生,家在湖北鄂州农村。全家五口人全靠父亲一月几百元工资生活,弟弟妹妹先后辍学打工。为了让马芸上大学,父亲借债1.6万元,一年后父亲不幸中风,将记录债务的账本交给了马芸。此后,马芸的学费和生活都依靠自己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获取。此外,马芸从2007年开始还连续三年每年贷款6000元上学。2010年初,马芸报考了大连海事大学的研究生,分数为344分。然而,马芸在等待分数线的同时又得知不幸的消息,父亲被诊断为胃癌,实行了胃全切除手术。为了拯救父亲,身为家中长女的马芸又陆续向亲朋好友借钱,身负的债务已经接近十万元。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马芸仍然坚强面对,竭力扭转困局。

祝中美,是我校会计专业2007级的一名新生。由于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他“走路不方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书能读到哪就读到哪,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别人用10分钟就能走完的路,他却要用20分钟的时间才能走完。就是这样一位走十多分钟路头上就会出现一层缜密汗水的被鉴定为二级残疾的少年郎,一路步履蹒跚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并跨进了大学的校门。祝中美对自己大学四年的规划是,把专业学好,同时参加一些其他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毕业时能够留在武汉工作,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减轻国家的负担。

梅高强是我校法学专业0801班学生,他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依靠贷款和勤工助学维持大学各项费用。大学期间,他执着于自己的文学梦想,共创作百余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而大三时以一篇抒怀家乡情结的散文问鼎中国散文界顶级赛事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中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大学共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五篇;共计发表近五百篇新闻稿件,一篇新闻稿件获得中国高校新闻最高奖项“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梅高强大学四年给身边好友同学的印象。贫困的家境并没有压倒他,各种丰富多彩的兼职工作,使他大学间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生活费。

张新平是我校法学0902班学生,家庭贫困的他不畏艰难,暑期身兼数职挣学费等事迹感动了身边很多人,武汉晨报、凤凰网等媒体皆给予了广泛关注。他进入大学后,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醉心于学术的研究与创作,大学期间公开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受邀参加省级大型学术研讨会。在2011年6月参加由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联、湖北省科技协会举办的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荣获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2年,其论文《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获全国创新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在校期间他还获评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奖等殊荣。从武昌理工学院毕业后,张新平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后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是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徐汉明教授。他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重要报刊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在母校武昌理工学院工作。

黄琪佳,我校制药工程1001班学生,他组建的全国高校首个以雷锋命名的敬老社团——“雷锋敬老社”,3年多来,深入敬老院做义工1200余人次,帮助老人500余位。黄琪佳来自孝感农村一个贫困家庭,自幼就对孤寡老人和孤儿充满同情。到大学后,他成立了“雷锋敬老社”,号召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参与敬老活动。为老人们洗衣做饭,陪他们聊天打牌,帮他们打扫卫生,成了他们课余的常规活动。黄琪佳第一次为老人修剪脚趾甲,剪的时候很小心,生怕伤到老人,剪完之后他很有成就感。一位老人由于中风偏瘫,行动不能自理,他便背着老人去上厕所,细心地给老人喂饭。“尽我们所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安慰,让他们感觉到其实儿女就在身边。”“雷锋敬老社”在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获得了“全国高校特殊鼓励奖”。“不要问我值不值,不要问我傻不傻,我所认定的事,就会一直走下去。”回首义工岁月,已考取硕士研究生的黄琪佳说。

戈祥,我校会计2010级学生。戈祥家庭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父母在当地镇上做小生意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过的十分拮据。不幸的是2012年5月其父亲查出患有肺结核,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住院2个多月,2012年6月其母亲又查出患有鼻咽癌,先后在武汉市协和医院和湖北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近4个月,总共花费十余万元,这给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在2012年整个暑假期间,戈祥放弃实习机会,在医院陪伴照顾父母。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生活中他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靠做一些勤工助学来挣一些生活费,缓解一下家里的压力。大学期间,他专业课程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顺利地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等专业技能证书,多次被学院评选为“优秀学生”。他科研能力突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被同学们称为“科研达人”。他的论文《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系类研究》在2013年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一篇论文还入选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湖北省建设厅联合举办的“2013年湖北发展论坛”,一篇论文被北方经济杂志社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他还带领创新创业协会在2012年全国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最终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他本人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宿管会干事”等荣誉称号。

程轩,我校土木工程专业1110 班学生,出生在湖北省天门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二期间一场意外使他的右腿摔断,当他的父母在为他的医疗费四处奔波的时候,母亲又突发脑动脉血管瘤破裂,使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陷入绝境,但是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程轩并没有被磨难所打败,他用自己单薄的身体负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进入大学之后,程轩通过各种兼职为母亲筹集治疗费用,并加入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并被发展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校期间他先后获得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优秀党员”等荣誉。他还热衷公益活动,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数达2400小时,组建团队积极参与各项大型活动赛事志愿服务,共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励近十项,2014年,获评“武汉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14年5月,程轩负责的“春蕾助梦”子项目——关爱留守女童安全活动引发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湖北电视台等全国百余家媒体关注。《武昌理工学院报》曾以“汤逊湖畔追梦人爱心播撒山花开 ”为题,专版大篇幅报道了程轩同学的励志故事。程轩自强不息的故事感染、鼓舞和激励了众多武昌理工学院学子,成为新时期全体武昌理工学子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杨佐德,我校工程造价1304班学生。出生于西北农村,祖辈三代都是地道的农民。面对家庭的贫困,他勤奋好学,努力上进,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生活中的有心人、亲人的骄傲!2013年考入武昌理工学院后,他更是自强自立,开始多向发展,开淘宝店、做服装批发、承包运营快递等等,大一起至今,他兑现对爸妈的承诺,每年接近3万元的学费生活费自理。2014年7月,他发起的项目职途无忧获得第一笔种子投资,10月,他注册成立了武汉职途无忧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运营校园人力资源服务、校园传媒业务,为武汉超过万名大学生找到靠谱兼职,获得企业和学生一致好评,。作为学校的创业代表,他在全国创青春、三创大赛、互联网+等创业大赛中屡获大奖,2015年获得湖北省政府2万元专项创业基金扶持。他的自强故事被人民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金报、荆楚网、武汉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个人获评学校校长奖、创业之星、创新之星、五四优秀青年代表、2015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等,入围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候选人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