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湖北召开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 探讨“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9-12-24 阅读:

湖北召开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中南在线12月24日消息(记者 鲁信 报道)12月22日下午,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19年会暨第二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在武昌理工学院召开。本届“论坛”以“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主题开讲。来自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等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对“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论及相关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庞海芍教授,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李本义教授,武汉华夏学院副校长丁成忠教授,武昌理工学院副校长杨伦教授等5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教授以《通识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为主题进行了主题讲座,她认为通识教育不是眼前的就业,而是一生的获益,不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也不是做补充,是为成为“人”而服务,适合于所有本科生,以成人为目的。她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专业教育让人走得更快,素质教育让人走得更远。”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庞海芍教授以《素质/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开讲,她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素质教育3.0时代,大学应进行培养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计的调整,大学教育要从过分专业化到通识基础化。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例如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管理全校1-2年级大学生,延缓专业分流,加强通识教育;成立住宿学院,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发挥宿舍的育人作用;成立博雅学院,完善、系统的通识教育制度,如专业自由选择、不同专业学生混住、导师制等。她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才”到“人”。

从注重“教”到“学”,建立新范式。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李本义教授以《通专融合 为国育才》为题,对湖北大学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与探索进行了介绍,他说,多年来,湖北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努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顶层设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积极组建通识课程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以此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他同时表示,各个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情况不尽相同,需要结合实际探索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之路。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副校长丁成忠教授以《通专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他从国内通识教育现状与基本态势,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在通专融合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未来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说,“通专融合”要克服文科类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分配互相制约的困难。对于未来发展,他认为,要建立通专结合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通识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通识课程类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建立闭环的通识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武昌理工学院副校长杨伦教授介绍了该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路——“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该校“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是以“开发潜能、内化知识、促进创新”为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前阶段”、“课堂教学中阶段”、“课堂教学后阶段”三阶段和“引导”、“研习”、“检验”、“精讲”、“互动”五模块为基本架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本质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为手段,通过开发学生潜能、内化知识、促进创新,最终实现学生素质形成与提升。访谈表明90%以上的教师认为实施“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在到课率、课堂活跃度、作业完成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该校决定在全校推广“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