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武昌理工学院引发热烈反响

校对:祝琳 责编:刘明杨 终审:邓万民 时间:2024-09-13 阅读: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中南在线9月13日消息(记者 祝琳 报道)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武昌理工学院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作为,不断推动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

聚焦根本,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校党委书记汪继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的民办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为强国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娟表示,武昌理工学院办学近30年来,在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上有特色鲜明的做法和显著的成效。接下来,学校要坚持“大学素质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坚持抓好“内省”课程和学生素质表现测评,实施和推广学生“素质证书”,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副校长杨灼芳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一批高水平素质教育成果,创立大学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高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素质教育“三二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总结素质教育经验和成果,形成大学素质教育实践范式,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校长助理、学工处处长李金永表示,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和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思政工作队伍育人能力与水平,推动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推进“全息场”育人工作,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瞄准目标,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科教兴国,人才兴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副校长崔海容表示,要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立足科技前沿,将国民经济建设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给学生讲通、讲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教育工作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校长助理王峰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优化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面向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人才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教务处常务副处长詹明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我校正在积极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理念先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专业,以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引领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积极拓展校校、校企、校地合作渠道,通过与名企、名校、名会、名院深度合作,充分借资、借智、借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成教育强国。时不我待,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坚定信心,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具备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教育方向的正确性,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陆绘曲老师说道。

抓好本源,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师德立,则教育兴;师德兴,则教育强。

“师德是为师之本,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前提。”副校长别业舫表示,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在“重师德”“强师资”“提师能”“正师风”等方面发力,健全和完善师德师风规章制度,常态化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培训、管理和监督工作,持续培树优秀教师典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环境,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素养深厚、能强国兴校的师资队伍。

副校长李祖超表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乘势而上,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多贡献。

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虹表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训培养质量,深入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让我深切体会到他对广大人民教师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岳晓红老师说,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同时,我们要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新时代的真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