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武昌理工学院启航志愿服务队赴景阳镇学习发扬传统文化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1-08-09 阅读:

中南在线89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薛继楚 通讯员 陈诗音 报道)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武昌理工学院启航志愿服务队来到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感受土家族传统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提高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启航志愿服务队队员张帆引领着学生们走进恩施,领略恩施风光,在张帆的课堂上,“恩施女儿会”“土家吊脚楼”“土家‘撒尔嗬’”等土家族传统民族文化一一展现。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满怀对传统文化的膜拜与激赏,紧随着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了解土家族“非遗”文化。在这次支教中,志愿服务队致力于通过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补当地学生知识视野里传统文化的短板。


图为当地的古建筑正面图。通讯员 穆震 摄影

“这里的房屋和我们的房屋构造不太一样,好有特点。”启航志愿服务队杨丽红惊叹赞美。当志愿服务队队员来到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时,每个人脸上流露出惊讶之色,景阳镇以土家族人居多,因此当地建筑以吊脚楼为主,土家族人民结合当地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的破坏。吊脚楼是翼角飞,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往后层层高起,现出纵深。层前层后竹树参差,掩映建筑轮廓,显得十分优美。


图为古建筑的一角。通讯员 穆震 摄影

在景阳镇清江中学中,有一面刻画着当地土家族舞蹈“摆手舞”的墙。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土家人生产、生活和征战场面。为此,启航志愿服务队自主学习土家族舞蹈,感受当地风俗文化。“向左转,向外挥手,左脚起步!”启航支援服务队队员周子欣带领着其他队员们学习摆手舞。跟随领舞学生的教学,队员用心感受每个动作的特殊含义,并跟随鼓和锣的敲打声,舞姿大方粗犷,双手摆放自如,雄健有力,自由豪迈;单摆、双摆、回旋摆、边摆边跳等动作来回交替,一般要跳完一圈之后才换一个动作,各个动作连接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如:耙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动作,表现出春季生产的劳动过程。


图为启航志愿服务队自主学习土家族舞蹈通讯员 穆震 摄影

启航志愿服务队通过传授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土家族摆手舞,参观吊脚楼;再现了土家族农耕生活的全过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劳动、不畏艰险、热爱生活、顽强生存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为了解和研究土家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