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见习记者 赵子逸 报道
李可宜,女,入党积极分子,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2001班学习委员,汉语言2101班素导助理,大学生通讯社秘书处部长。2020年十月至今,在武昌理工学院官方网站中南在线上发布稿件50余篇,其中4篇于今日头条、搜狐网等外媒刊登。2021年3月荣获“十佳记者”称号,2021年5月荣获“优秀团员”荣誉称号,2021年6月荣获梅南文学社“十大优秀社员”的荣誉称号,2021年10月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和“优秀信息员”的荣誉称号,大二上学期获得“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
兴趣使然,热爱不止
李可宜是阴差阳错地干上了记者这一行,其实最开始的想法只是想通过做记者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可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她渐渐地被慢慢吸引,逐渐热爱上了记者这份工作。由于自己比较好强的性格,再加上朋友也是记者工作,有着共同奋斗目标。这也对她有着不小的激励作用。她在写新闻过程中,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在他们身上李可宜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再运用到写新闻和采访之中去,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每个新闻的故事不一样也不会枯燥。
勇敢迈步,成就信心
一次写内省演讲比赛的稿件带给李可宜巨大成长,这也是她第一次写出外宣稿。面临着马上要转正和自己的稿件数量不太理想的情况,她对此次内省演讲比赛十分重视,她说当时她一个人鼓起勇气去后台去采访别人,独自要到了主持人的手稿和名次排名,这使她的勇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她的独立性帮助很大。但李可宜好不容易把新闻稿写完了,可别的部门先完成了这篇新闻稿,她的这篇新闻稿就有作废的可能。后来是武昌理工学院内省教育负责人黄文姬老师看了她的新闻稿,发现了她这篇新闻稿的优点和一些可取之处,将她的名字加了上去。第一次写外宣稿被老师认可的经历,让李可宜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提升了写新闻的信心。
最后,记者采访了李可宜同学,问到她以后的打算,她说道:“我的未来嘛,就是主要是想考研,往考研的方向走,我认为写新闻的一年来的收获,对我今后有很大的帮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