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3月13日消息(大通社见习记者 程茜 报道)为贯彻落实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政策,激发学生爱林造林的热情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于3月12日18点40分在文法404教室开展“植此青绿,不负春光”主题班会。
大会始伊,主讲人向同学们介绍植树节的背景知识:"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通过植树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接着主讲人播放有关中国如今现状的视频: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在大会最后,主讲人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植树造林的好处及作用,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彭钰环同学进行总结:植树造林好处有三点。其一,森林能够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这使得森林成为一-座巨大的氧气库。因此植树造林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其二,能防风固沙。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减少风蚀的强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树的强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颗粒。实践证明,通过营造防风沙林,配合农业、水利措施,会取得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其三,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调节径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还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减轻洪涝灾害等,所以植树造林是大有好处的。
大会后,记者采访到文晨同学,她表示:“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珍惜地球资源,不能随意砍伐树木,保护环境靠大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