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平凡的,
她平凡得让人难以在人群中认出她;
她是贫穷的,
她贫困得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为继;
她是艰辛的,
她成长的道路一直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
她是自信的,
她自信自己除了出身贫穷外还拥有许多;
她是富有的,
她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经历的磨难和历练;
她是坚强的,
她坚强得在难以想象的压力下如此坦然;
……
五月校园,生机盎然;梅楠山下,人流如织。
桃躯村,皋落镇,昔阳县,北京,武汉,窑洞,煤矿,馒头,疾病……
马尾辫、红T恤、牛仔裤。
不仔细观察那张脸,你难以窥探出她所走过的路的坎坷。
那张略带沧桑的脸上,隐藏着几多艰难困苦。她从太行山深处,一路步履艰辛地向我们走来……
一、桃躯村里的“小明星”
有山、有水、有历史、有底蕴。太行山在中华儿女身上传承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桃躯村,太行山麓的山西省昔阳县皋落镇一个普通的村庄。桃躯村还不富裕,穷过日子富过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每家才买上一两斤肉。平时村里娶媳妇、嫁闺女,大家的礼金也只有10元。就在这样一个不被人知的小山村,有一户姓宫的人家让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刮目相看,有一个丫头常被人们称道。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叫宫素敏,丫头叫宫晓芳,但村里人都是叫她“狗妮”。
晓芳全家共五口人,除父母外,还有一位哥哥和奶奶。奶奶已是耄耋之人,长年卧床。父亲宫素敏因劳累过度,早些年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根本下不了地。家庭的重担,主要由母亲张兰英一人承担。
晓芳出生于1984年4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是全村的“明星”。每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她都以第一名的成绩出现在村口的大红榜上。与晓芳的名字同时出现在村口大红榜上的,还有哥哥晓春的名字。
1997年秋季,晓芳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当地的重点初中——皋落中学。但也就是从这年开始,宫家的经济日益难以为继。
二、放满了借条的抽屉
一个人如果有了坚强的意志,即使四周布满荆棘,也能勇往直前。
从宫家到皋落中学有18里远。走18里山路上,对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娃子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让晓芳始终感到不安的是自己是否能再读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开学要交学杂费时,都是晓芳全家最难过的时候,一个靠一个女人种8亩山地的农家,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能供给两个中学生同时读书。
一次,晓芳周末回家,母亲在把东拼西凑的学杂费交给她时,告诉她,“你不知道向别人借钱有多难,首先你要想好向别人借钱的理由;有了理由,到别人家门口还是去了回、回了去,实在张不开那个嘴啊。在进别人家门前,你要想好,如果别人拒绝了该怎么办?别人借给你了钱,你又该如何还?家里来钱不容易,借钱也不容易,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莫枉费了做父母的心血”。
母亲的话,晓芳一直记在心里。
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兄妹俩开始自己向乡亲们借钱,各借各的,借条也是一式两份,各写各的,一份留给别人,一份自己留在家里。
家里父亲做的老式柜子里,有两个抽屉,哥哥和妹妹分别用一个。抽屉里放满了两人借钱的借条。借的金额从30到100元不等,几年下来,晓芳一个人断断续续借了有近3000元。至今,高中时的一些借条还被保存在家里。
1999年秋,晓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昔阳中学。在晓芳高中开学前的一个夜晚,父亲宫素敏找到了她,无奈之下还是把憋在了肚子里的话说了出来:
“你一个女娃子家,能够读完初中就算了,你妈一个人挺不容易的,你看看身边有几个女娃能顺利读完初中?……你要读高中,今后的那个坡还长着咧!你一个女娃子家能熬得来吗?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家里又能支撑得来吗?”
父女相对无语。山里的夜,寂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
“我要继续读书!男女平等,我哥能上高中,我也要上高中。如果你们就这样不让我继续读书,我不甘心”,晓芳的话,如一道闪电划破了这个寂静的农家小院。
这不是宫素敏想要的话。他更多的是希望女儿能够体谅自己的苦衷,体谅家庭的困难,能够放弃继续上学的想法。但千难万难,父亲最终是为女儿的前途着想。
“只要你愿意,我们做爹妈的,即使拆房买地,也要供给你们读书”,宫素敏还是当着女儿说出了这句他本不愿意说的话。
1999年秋季开学时,晓芳顺利跨进了昔阳中学的大门。高中三年,晓芳平时回家极少,学习之余,四处打工筹集自己学习所需的费用。
三、兄妹两人同时考上大学
哥哥晓春2001年参加高考,把希望都押在了军校上,“上军校可以不花钱,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可天不遂人愿,他因视力问题最终与军校无缘。
2002年,晓芳与哥哥晓春同时参加了高考。摆在这个家庭面前的又是一个早晚需要面对的坎。整个暑假,宫家都处在煎熬中。
金榜题名时的那一刻,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宫家的人咧?!邮局给你们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未见其人,就先听到乡亲们的报喜声。
对于一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 言,能有什么能让他如此开心呢?又有什么能让他感到欣慰呢?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在等待这一天,他们就是盼望这一天。起早贪黑、不辞劳苦10余年,这一天终于姗姗而来。那一刻,母亲张兰英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听到报喜声,她三步并两步的从伙房里走了出来。父亲宫素敏正在用山里的红土和煤做家里的燃料,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地忙碌着,听到报喜声,把铁锹往地上一撩,快步走了过来,尽管他不识字,但他要看看娃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个啥模样。
宫素敏从邮递员手里拿到了通知书,烫金的大红通知书让他感到沉甸与厚重。是哥哥晓春的!晓春第二年高考,考取了太原师范学院地理学的本科专业。
晓芳在为哥哥感到高兴的同时,在等待着那份属于自己的、为之付出不寻常努力的喜悦。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